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康复学院于2025年11月18日(周二)下午13:30,在实训中心309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与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本次活动由康复学院副院长杜立英、教务科科长李姣莹、办公室主任张旭及全体专任教师共同参与。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新开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由陈晨老师和高长乐老师担任主备人。陈晨老师围绕新开课程《心肺康复学》中的《冠心病的康复治疗》这一章节进行了讲解。他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深度融合了临床实践案例,系统介绍了课程的整体框架、核心知识点与教学方法,让教师们对这门新开课程的教学实施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其后续教学开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高长乐老师则围绕《语言康复学》中《构音障碍语言康复评估》这一节内容,详细阐述了本学期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她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学情分析,进而重点介绍了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互换与角色扮演等多种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实训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分享过程中,高老师还就改革探索中遇到的实际困惑与在座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在思维碰撞中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教学思路。

集体备课后,全体参会教师一同进行了师德师风专题学习,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通过学习,教师们进一步增强了依法执教的意识,深刻认识到肩负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示要将法律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活动最后,杜立英副院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两位主备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分享,以及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研共促的热情。她强调,集体备课是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交流互鉴,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坚守师德底线,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为持续推动康复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