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方针,迎合国家发布的有关教师培养及队伍建设的改革意见,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推进学院教师队伍向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迈进,确保我院教师能适应康复专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现结合我院师资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师德引领。
加大人才引进,加强学科建设。
强化培训交流,促进教师成长。
完善激励考核,激发教师热情。
二、师资现状与工作目标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二)存在问题
根据康复学院教师团队目前建设情况,存在几点不足,具体如下:
1.数量不足、学缘结构不合理
作为康复专业教师团队,目前具有康复专业学习背景的教师在全院教师数量中占比仅有 29%,而占比最多的专业为中医相关专业,占比 50%。故目前学缘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2、学科不齐全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院学科建设情况存在短板,缺少假肢矫形器学的学科建设,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团队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鉴于目前教师团队中,年轻教师较多,35 岁以下的教师数量占比为 50%,虽然年轻教师更具有工作活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等,但科研成果累积量相对不足。且从事临床及教学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职称方面,讲师占比达到 79%,团队整体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职称结构更待优化。
4、学科带头人不突出
团队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水平提升,学科的特色发展与建设推动的关键因素是学科带头人,其是团队的核心,是学科的基石。由于我院团队组织架构的特点,即目前在年龄、职称及学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侧面反应出缺少具有突出研究成果或高研究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团队研究方向也暂缺统一方向,没有凝练出特色学科研究方向。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
1、师资队伍数量
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根本是必须要满足人员数量需求,为满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专任教师需达到 40 人左右,且要保障学科齐全。
2、学缘结构
基于目前学缘结构组成所存在的问题,故优化学缘结构将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将结构合理化作为其目标,并根据团队未来发展水平,康复类教育背景教师要达到 60%以上。
3、加大高层次康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才引进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为提升团队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缘结构等,建立“双师型”专家型教师队伍,故将培养与引进两手抓,通过提升学历,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定期到临床轮训,到相关康复机构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团队康复专业教学能力,拓宽渠道,优化制度等方面吸引人才,多元角度共同努力达到提升团队层次与水平。
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持双证率 100%
“双师型”教师队伍,即要求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证及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由于康复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康复专业的教师要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及专业能力,而其中专业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技能及经验。故未来工作主要侧重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持双证率达到 100%。
三、实施办法
(一)师德考评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故将师德师风评价作为团队建设实施办法的第一步,也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为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师德考核不合格则年度考核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二)人才引进
1、加大力度,优化政策,吸引双高双能人才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助于提升教师团队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基于教师队伍目前缺少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故我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将发挥政策优势,采取切实办法,加大引进力度,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上要加大引进力度,且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制定考核机制,根据康复专业特点,在综合衡量资历、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基础上,注重临床实践经验及能力,努力引进在康复领域具备高学历、高职称双高特点,同时还具备科研能力及临床能力双能型专家学者。
2、拓宽渠道,多元融合,创新人才引进观念
为能达到引进双高双能人才的目标,打破原有传统人才引进模式与渠道,创新人才引进观念,通过招聘、调入等方式引入人才,或通过聘请兼职教授、名誉教授、采取联合培养硕士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通过访问讲学等一系列的人才柔性引进方式加强各大高校之前的人才资源共享,增加康复教育背景或具备丰富康复临床经验的教师的数量,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教师培训
1、提升教师授课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是教师,因此授课能力为其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而我院目前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亟需提高与丰富,故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新教师导师制及专项培训,开展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培训,提升教师授课能力。
根据教师年龄、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开展职业初期、职业中期及职业成熟期的分层次发展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
四必讲:新教师试讲、 开新课试讲、 开课课程阐述、结课课程总结
2、加强教师临床实操能力
“双师型”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特点,就是除了教学之外,还具备某种专业的资质与实操技能及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故实施专任教师“强基”计划,以项目制为主体,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临床参加实践学习与技能培养,坚持“按需派遣、重点培养、保证质量、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实践经历等情况制订具体的实践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短期培训,为期 15 天为一个周期,每位教师每年需参加一次,此项为职称晋升的加分项,培训整体内容为培训课程的学习、临床实际操作的训练及最后考核。
二是中长期进修,以 3-6 月左右为进修周期,深入临床,提升教师临床业务综合能力。
计划培训:言语治疗 神经康复 假肢与矫形器
3、加强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2)积极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提供科研交流机会,扩展研究方向。
(3)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术水平。
(4)开展多学科交叉,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进行学科融合,促进学科之间共同进步。
(四)校企政合作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高校自身优势,与企业及政府之间,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成果共享,促进互利共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康复医疗机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如残联、民政部门下属分支机构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增强社会影响力,既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践能力,又可为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与支撑。
四、激励机制建设
按照沈阳医学院职称聘任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相关文件规定,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健全信息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了解每位教师的优势劣势,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记录督导听课与反馈信息,通过对教师的个性化培养,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组长:高松
副组长:周东升 负责教师师德失范的教育
副组长:杜立英 负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
副组长:赵忠海 负责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办公室:李倩 教师培训档案的管理与记录
2、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所需经费和资源的充足供应。
3、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康复学院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