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1009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物理治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初步的执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社会康复机构和康养机构从事临床康复物理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康复事业,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和公民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友善、艰苦奋斗、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恪守物理治疗师专业职责和伦理道德规范,把符合伦理的医学理论与康复物理治疗相结合,具有用法律维护患者和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树立服务对象利益优先的意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对所提供的康复物理治疗服务进行持续的评估和改进,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权和价值观,不因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宗教、政治、种族及国籍地区而区别对待,确保服务质量;
4.树立终生学习的发展观念,保持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不断追求卓越,具备从事临床工作的基本素质。积极宣传康复物理治疗的角色和疗效,促进公众对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了解,提升和发展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地位;
5.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为循证实践和专业科研发展贡献力量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6.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关爱生命。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依法行医,患者的利益优先,维护民众健康;
7.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中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了解其自身的角色以及专业技能的范围及局限性,虚心向其他的专业人员请教和学习。
(二)知识要求
1.能够解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2.掌握与康复物理治疗相关的生物、行为、社会和临床科学知识等初级康复物理治疗师具备的专业知识,并能与物理治疗的知识相结合。具备物理治疗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去分析物理治疗的本质以及和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
3.综合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它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4.应用相关的物理治疗科学的模式、架构和理论,并结合国际功能分类(ICF)的理念,建立对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观念,理解和反思与患者运动相关的内容,从而分析讨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康复物理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制定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及方法,并能提供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
5.理解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中医康复、假肢与矫形器、社区康复基本理论和特点,及其与康复物理治疗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物理治疗专业的各项工作;
6.知道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7.记识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技能要求
1.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发育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老龄化等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能制定和提供高质量并有被循证支持的康复物理治疗措施,帮助病人重返社会。遵循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在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尊重由于个体差异、文化差异、习俗的不同而对服务对象的活动和参与产生的影响,倡导公平的物理治疗活动,为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方面的权利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2.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正确态度,具有获悉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积极的探索、批判性的评估和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文献及其它论据去支持实践中的决策,确保康复物理治疗实践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技术的及时更新并注意其与服务对象的相关性;
3.发展学生独立批判性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专业有效的服务对象、家属、同时及其他卫生工作人员交流和互动的能力,能运用有效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工作、沟通和治疗的效率,与个人或小组合作,引导服务对象去认清并参与相关的价值观、信仰、设想、瞻望和心愿,并将其投入到康复物理治疗活动中,以促进参与、健康和回归社会。具备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有效的运用人际关系能力提高治疗过程效率,减少和病患、同事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4.能为毕业后工作单位提供业务的组织和计划、管理和质量监控方面的服务;
5.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能参与康复物理治疗工作的组织和计划、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服务,具有良好的医疗文书和电子文档记录和表达能力;
6.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7.具有利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8.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军事和心理健康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体魄。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7年。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二)核心课程
功能解剖学、康复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人体运动学、临床疾病概要、人体发育学、康复功能评定学、传统康复方法学、物理因子治疗学、运动疗法技术学、语言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儿童物理治疗学、心肺物理治疗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通识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专业类选修课程、素质类选修课程、实践创新课程等,全学程总计181学分。其中,必修课127学分,占总学分的70.17%;选修课16学分,占总学分的8.84%;实践教学66学分,占总学分的36.46%。
(一)理论教学
1.必修课:通识课程43.5学分、专业主修课程57学分。
2.选修课:专业类选修课程3.5学分、素质类选修课程11学分。
(二)实践教学
1.课内实践:
(1)必修课:通识课程8.5学分、专业主修课程16学分。
(2)选修课:专业类选修课程0.5学分、素质类选修课程1学分。
2.集中实践:38学分,包括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临床实习8学分、校内综合实训3学分、毕业实习25学分。
(1)临床实习:8周,包括神经科、骨科、心肺科等;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在校学生数与病床总数比应不高于2:1。
(2)校内综合实训:3周,强化康复技能训练,包括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传统康复。
(3)毕业实习:25周,康复科轮转毕业实习,包括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中医治疗、神经康复、肌骨康复、慢病康复、儿童康复等。
3.课外实践:实践创新课程(必修课)2学分
包括学术论文类、学术讲座类、科研项目类、发明创造类、学生竞赛类、资格证书类、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类等8类活动。
六、培养过程
全学程4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年,基础学习阶段。此阶段在校内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英语、军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与基础医学课程等。
第二阶段:1.5年,专业教育阶段。包括临床疾病实习8周、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课程学习、校内综合实训3周。
第三阶段:0.5年,毕业实习阶段。包括康复科轮转毕业实习25周。
七、教学安排与周数分配
教学安排与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教学 | 34 | 36 | 32 | 14 | 116 |
考试 | 4 | 4 | 4 | 2 | 14 |
入学、毕业教育 | 1 | — | — | 1 | 2 |
临床、毕业实习 | — | 4 | 4 | 25 | 39 |
假期 | 12 | 8 | 12 | 1 | 33 |
合计 | 51 | 52 | 52 | 43 | 198 |
八、教学计划与教学进程
详见表1-表7
九、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
制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定方案,采用过程性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全程性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特别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学生。
(二)毕业考核
毕业考试包括毕业理论综合考试和康复技能综合考试。毕业理论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的形式,内容为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儿童康复学的综合知识考试;康复技能综合考试为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以康复物理治疗解决的功能障碍包括但不局限于骨骼肌肉功能障碍、神经疾病所致功能障碍为主进行多站点考试。以考核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及沟通、团队合作理念及专业态度等能力为主。各站点的成绩均必须通过,才能计入毕业考核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合格,方能毕业。
毕业考试科目安排
考核项目 | 分值 | 考核内容 | 比 例 |
毕业理论综合考试 | 100 | 神经康复学(30%) | 50% |
肌肉骨骼康复学(30%) |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30%) |
儿童康复学(10%) |
康复技能综合考试 | 100 | 客观结构化考试 | 50% |
十、毕业资格认定与学位授予
1.毕业标准: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全部应修课程和培养内容,达到毕业最低规定181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按照《沈阳医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实施办法》之规定,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表1
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学时数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必修课程 | 通识课程 | 18 | 1142 | 52 |
|
专业主修课程 | 29 | 1692 | 73 |
|
实践创新课程 |
|
| 2 |
|
小计 | 47 | 2834(周学时24.43) | 127 | 70.17 |
选修课程 | 专业类选修课程 | 3 | 80 | 4 |
|
素质类选修课程 |
|
| 12 |
|
小计 |
|
| 16 | 8.84 |
集中实践 | 军事技能训练 |
| 2周 | 2 |
|
临床实习 |
| 8周 | 8 |
|
校内综合实训 |
| 3周 | 3 |
|
康复科轮转 毕业实习 |
| 25周 | 25 |
|
小计 |
| 38周 | 38 | 20.99 |
合计 |
|
| 181 |
|